2011年上半年全球鎳市場回顧及后市展望
發布時間:2011-08-26
文章類型:行業資訊
編輯:
來源:廣西銀億科技礦冶有限公司
今年是全球經濟進入金融危機后的第三個年頭,世界各主要國家經濟均已呈現企穩回升的跡象。但與此同時,各主要經濟體也面臨經濟救助政策逐漸退出的問題,加之各國在退出政策的執行方面步調并不一致。美國日本依然堅持貨幣寬松政策,而新興經濟體則開始執行緊縮政策,歐洲方面更是受困于債務問題而難以自拔。全球金屬市場,在經過上半年的反復震蕩后,在6月下旬出現回升跡象,價格走勢稍有好轉,但后期仍將受國際宏觀面因素的制約,價格走勢恐非坦途。
縱觀2011年上半年鎳價走勢,年初市場因在美國量化寬松政策推動下,鎳價跟隨其他基本金屬市場價格,走出大幅攀升行情。但隨后面對宏觀經濟下滑壓力,鎳價開始大幅回落。而在這其中,全球一些重要的研究機構都在強調未來2年鎳市供應將出現嚴重過剩的局面,這也是在這波金屬下跌行情中鎳價走勢下跌幅度超出基本金屬整體跌幅的重要原因。從上半年價格上來看,倫鎳價格自年初的24950美元/噸,一度上漲至2月末的29425美元/噸。隨后就掉頭急轉,一路跌跌不休,終至月底鎳價跌至23480美元/噸。環比去年年底下跌5.8%。庫存方面,截至6月底,倫鎳庫存減少至10.7萬噸,比年初減少了2.9萬噸,這成為目前支撐鎳價反彈的重要原因。上半年國內鎳價受到國際鎳價走勢的拖累,在年初一季度完成上漲沖高后,時至二季度便開始一路大幅下跌。現貨市場鎳價由年初的18.9萬元/噸一路上漲至最高的21.8萬元/噸。而隨后大幅下滑,截止6月底,現貨市場鎳價從2月份鎳價高位回落至16.2萬元/噸左右,跌幅超過25%。
現貨成交方面,上半年國內鎳市成交呈現前高后低的態勢。最初,在國內農歷年前,現貨市場受下游廠家增加庫存以及貿易商補貨上升的帶動下,國內鎳現貨表觀需求有所提升,市場成交升溫,交投情緒也十分高漲。而隨后,新年過后,現貨鎳市成交有所下滑,這是由于部分市場囤貨者年后并未見到下游市場需求明顯改觀,使其逐步減少操作,成交開始謹慎。進入二季度以后,受下游消費環境差于往年以及國際金屬市場普遍下調壓力的影響,國內現貨鎳市較早的進入了淡季,市場需求逐步減少,而上游持貨商面臨由于持貨成本較高,出貨也較為消極,故使得市場成交大幅下滑。
7月初,在受到歐債擔憂減輕、美國經濟數據回暖的利好消息提振下,國際金屬市場投資開始升溫。同時,歐元上行、美元走低加速推漲金屬價格。受此影響,倫鎳價格走勢持穩反彈。受助于庫存下降至2009年4月以來低位,推動倫鎳在23500美元附近短暫盤整后,迅速拉升至2.4萬美元/噸附近。但是據巴克萊資本預測,全球鎳市場將于第三季度進入供應過剩狀態,庫存持續下降的趨勢可能逆轉,這將不利于鎳價的反彈。
過去兩年鎳價的持續上漲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淡水河谷位于加拿大鎳項目的罷工,隨著罷工的陸續結束,鎳價也在今年上半年停止了繼續上漲的步伐。對于下半年的鎳價走勢,基于對鎳市場供應將出現過剩的局面的共識,多數機構對2011年下半年的鎳價并不十分看好。多位分析師表示,2011年一季度鎳價或已觸頂,在2011年剩余時間里,鎳市基本面預計將變得愈加慘淡,因市場轉向過剩。但是目前已有幾個大型鎳項目宣布將推遲投產計劃,這將使得全球鎳供應過剩量不會太大,鎳價在下半年雖說難以達到一季度的高位,但也不至于跌破2萬美元/噸關口,預計下半年lme鎳均價為23000美元/噸。
麥格理最新報告指出,2011上半年全球鎳市供應仍比較緊張,一季度預計供應短缺1.5萬噸,二季度繼續短缺至2.3萬噸。進入下半年后,隨著大量鎳鐵產量的釋放,全球鎳市將反轉進入供應過剩狀態,預計三季度過剩1.3萬噸,四季度過剩2.8萬噸。2011年最不確定因素就是中國的含鎳生鐵產量,根據鎳礦進口數量以及港口庫存鎳礦變化情況,麥格理預計2011年中國含鎳生鐵產量為22萬噸金屬量,如果鎳價持續保持在2.5萬美元上方,鎳鐵產量可能還會增加。中國的鎳鐵作為防止鎳價大幅波動的調節劑,如果鎳鐵產量在下半年繼續保持高位,這反過來又將抑制鎳價的反彈。